具有現代氣息的裕大華智能化廠房 長江日報訊(記者胡義華見習記者熊詩琪通訊員汪小梅)“武漢產”紡織品,加速進入國際市場。1月24日,武漢裕大華紡織公司正在洽談新年第一筆國際訂單。16天前,該公司通過IWAY(一種標準)認證,標志其產品正式進入宜家國際供應鏈。 IWAY的行為準則,是以國際公約和宣言為基礎制定,涵蓋了對供應商的工作條件、安全生產等多方面內容。該標準既規定供應商能從宜家獲得的權益,也規定了宜家對供應商的要求。 對進入宜家國際供應鏈,已經開啟新一百年征程的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萬由順說:&ldqu
長江日報-長江網1月24日訊有著百年歷史的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公司,離不開一代代紡織人的努力。 現在,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公司進入宜家國際供應鏈,開啟新一百年征程。該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萬由順說:“相當于‘借道超車’,穩住存量,拓展增量,在逐夢路上,我們從沒放棄?!? 1月24日,長江日報-長江網記者分別采訪了年齡為85歲、45歲、29歲的三位紡織女工,老中青三代紡織女工有著同一個夢想:因為熱愛,我們一直在紡織行業;因為有夢,我們裕大華紡織品牌將更加璀璨耀眼。 提議組建紡織“鐵姑娘小組” 個個都優秀 在解放公園路一棟小區五樓,85歲的陳梅清老人就住在這里。 陳梅
長江日報-長江網1月20日訊“武漢產”紡織品,加速進入國際市場。1月20日,武漢裕大華紡織公司正在洽談新年第一筆國際訂單。12天前,該公司通過IWAY認證,標志其產品正式進入宜家國際供應鏈。 IWAY的行為準則,是以國際公約和宣言為基礎制定,涵蓋了對供應商的工作條件、安全生產等多方面內容。該標準,既規定供應商能從宜家獲得的權益,也規定了宜家對供應商的要求。 對進入宜家國際供應鏈,已經開啟“新一百年征程”的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萬由順說:“相當于‘借道超車’,穩住存量,拓展增量,在逐夢路上,我們從沒放棄?!? 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公司(以下簡稱裕大華)誕生于
11月11日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正式揭牌。這是武漢市今年改革重組的又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集團。該集團將打造市場化、專業化、價值賦能型、產業引領型投資平臺,力爭“十四五”期間資產規模達1000億元,進入中國企業500強。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胡亞波出席揭牌儀式并與企業人員座談。 據悉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由武漢工控、長江云通、武科投、武漢人才公司等4家企業及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產業投資類資產整合重組而來,承載著城市產業基礎高級化、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使命,肩負著高端產業資源整合匯集,市場資金、尖端技術、高級人才銜接融合的重要職責。 該集團負責人表示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
長江日報訊(記者黃瑩通訊員肖雨)11月11日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正式揭牌。這是武漢市今年改革重組的又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集團。該集團將打造市場化、專業化、價值賦能型、產業引領型投資平臺,力爭“十四五”期間資產規模達1000億元,進入中國企業500強。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胡亞波出席揭牌儀式并與企業人員座談。 據悉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由武漢工控、長江云通、武科投、武漢人才公司等4家企業及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產業投資類資產整合重組而來,承載著城市產業基礎高級化、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使命,肩負著高端產業資源整合匯集,市場資金、尖端技術、高級人才銜接融合的重要職責。 該集團負責人表示,武漢產業投資
? 11月11日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正式揭牌。這是武漢市今年改革重組的又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集團。該集團將打造市場化、專業化、價值賦能型、產業引領型投資平臺,力爭“十四五”期間資產規模達1000億元,進入中國企業500強。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胡亞波出席揭牌儀式并與企業人員座談。 據悉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由武漢工控、長江云通、武科投、武漢人才公司等4家企業及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產業投資類資產整合重組而來,承載著城市產業基礎高級化、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使命,肩負著高端產業資源整合匯集,市場資金、尖端技術、高級人才銜接融合的重要職責。 該集團負責人表示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將著力
引領城市產業轉型升級 長江日報訊(記者黃瑩通訊員肖雨)10月15日,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。會上透露,產業集團將加快新興產業布局,引領城市產業轉型升級,力爭通過4年努力,實現資產1000億元、營收300億元、利潤20億元。 武漢產業投資發展集團在武漢市委、市政府的協助下,于2020年9月重新整合。 據悉,新組建的武漢產業集團,將圍繞全新定位,積極謀劃新一輪創新發展,大力發展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加速實現動能轉換。著力打造創新投資、產業投資、資本運營、人才服務四個業務板塊,實現產業協同發展,成為全市產業集聚的人才大本營、資金蓄水池、項目儲存庫
? 武漢工控辦公大樓 長江日報-長江網訊(記者黃瑩 通訊員肖雨)鍋爐行業“四大金剛”之一的武漢鍋爐廠、國家機床業“十八羅漢”國家隊之一的武漢機床廠、復制過曾侯乙編鐘的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以及裕大華……一串串曾經輝煌的“武字頭”和中華老字號企業,現在都隸屬于武漢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。這也是武漢市屬唯一掛“工業”字號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。 1990年前后,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之時,武漢大量市屬工業企業關停并轉。2003年,按照市委決策部署,成立武漢工控,承接了市屬90%以上的工業企業,歷經十年艱難的改制維穩,可謂“背著包袱在泥坑里起舞”,而僅剩的數十家生產型企業,個個虧損嚴